新闻中心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 >

注意!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预计会增加

2025-11-09 10:27

今天上午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会议,介绍近期冬春季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展。一、冬春季传染病疫情评估 冬春季是传染性呼吸道、肠道疾病的高发时期。目前,我省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。与常见的冬春季呼吸道疾病一样,covid-19和流感每年都有季节性流行高峰。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标本主要为XDV系列突变株(主要包括NB.1.8.1、pq.2及其亚支),未发现新的突变株;阳性流感病毒标本主要是H3N2亚型(2024年主要是H1N1)。此外,报告的麻疹病例数量有所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,增幅明显。随着气温持续下降,流感、covid-19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风险预计将进一步增加,不排除多种病原体交替或共同循环的可能性。在传染性肠道疾病方面,我省手足口病疫情与全国趋势相符。目前正处于流行期。报告病例数较近年同期大幅增加,可能达到近十年来的峰值;与去年相比,诺如病毒胃肠炎报告病例数也有所增加。学校、托儿所等人员集中场所是手足口病、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场所。手足口病通常发生在中国5 岁以下儿童。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,但也有一些会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,因此需要高度警惕。二、冬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进展省卫生健康委、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决心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工作部署,严格控制传染源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;坚决切断传播途径、阻断病毒传播链;全力保护易感人群,增强公众意识和防护能力,构筑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的坚固防线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。一是早规划、早部署。与教育、民政、市场、海关合作等部门提前谋划秋冬季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。召开国庆节前后、秋冬季节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和省防疫办主任会议,研究研判疫情形势,统筹谋划秋冬季节、冬春季节传染病防控衔接,推动各项措施落实。二是完善监测预警体系。印发《安徽省智能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,建立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。推进省域联动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建设组建平台,搭建覆盖16个城市、覆盖covid-19等19个急性传染病点(其中国家级92个、省级29个)的监测网络,持续强化疫情追踪。 1-10月,全省不明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855.76/10万,总体稳定可控。三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。改变《安徽省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应急预案》、《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》等措施,依托省急性传染病防治组开展联合演练,及时高效处置多起基孔肯雅热、诺如病毒感染事件。四是强化重点环节防控。配合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及日常机构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,确保聚集性疫情早发现、早处置。与合肥海关共享数据,开展传染病感染专项风险评估。围绕“一老一少”,全省推广流感、肺炎等疫苗接种。入秋以来,全省共接种流感疫苗69.22万剂(其中60岁以上人群16.26万剂)、肺炎球菌疫苗8.8万剂(其中60岁以上人群1.08万剂)。五是强化医疗保障。提前制定冬春季多种疾病常规防治方案,加强门急诊、儿科、呼吸科等一线救治力量配置,对诊所高效救治等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。急诊部门要确保“迅速收集收到的信息并在必要时进行高效治疗”。目前,全省医疗救治形势稳定、良好。六是深化宣传教育。省卫生健康委、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每月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。 “健康安徽”、“安徽省疾控局”、“安徽疾控”公众号以及安徽日报农村版“疾控之声”栏目、小野医探等综合媒体平台定期推送疾病防控知识、健康预防,发布健康小贴士,增强公众防病、防病意识。下一步,安徽将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、监测预警、应急处置、医疗救治和健康教育等工作,有效防控疫情冬季和春季的传染病。

相关推荐

  • 新闻中心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+86-765-4321
    [email protected]
    +86-123-4567
    天朝天堂路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