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

冬春季如何防治传染病?

2025-11-09 10:27

341e91ff5e594367fcf89bf7614ae087.jpeg众安在线、众安新闻客户端 立冬意味着进入呼吸道等传染病高发季节。如何进一步增强防控意识、提高防控效果? 11月7日上午,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安徽省冬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会议。发布会现场冬春季节是呼吸道、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。目前,我省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疫情总体处于较低水平。与常见的冬春季呼吸道疾病一样,covid-19和流感每年都有季节性流行高峰。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新型冠状病毒aof阳性标本主要为XDV系列突变株(主要包括NB.1.8.1、pq.2及其亚支),未发现新变异株发现t株;阳性流感病毒标本主要是H3N2亚型(2024年主要是H1N1)。此外,报告的麻疹病例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大幅增加。随着气温持续下降,流感、covid-19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风险预计将进一步增加,不排除多种病原体交替或共同循环的可能性。在传染性肠道疾病方面,我省手足口病疫情与全国趋势相符。目前正处于流行期。脱落病例数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,可能达到近十年来的峰值;与去年相比,诺如病毒胃肠炎报告病例数也有所增加。学校、托儿所等人员集中场所是手足口病、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高发地区。手足口病通常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。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,但也有一些会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,因此需要高度警惕。如何开展冬春季传染病防治?省卫生健康委、省疾控局决心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工作部署,严格控制传染源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处置;坚决切断传播途径、阻断病毒传播链;全力保护易感人群,提高公共卫生防护意识和能力。自入秋以来,全省已收到 692流感疫苗200剂(其中60岁以上人群16.26万剂)、肺炎球菌疫苗8.8万剂(其中60岁以上人群10800剂)。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?流感绝对不是普通感冒。 “一味地推”是错误的,而且存在健康风险。流感与普通感冒有重要区别,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:一是病原体不同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,分为甲(a)、乙(b)、丙(c)、d(d)四种类型。其中,甲型、乙型流感病毒在冬春季节引起季节性流行,学校、幼儿园、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可发生聚集性流行。普通感冒常由鼻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冠状病毒(非covid-19)等引起,全年均可发生,无明显季节性。其次,症状不同。流感病毒起病急,全身症状明显,主要有高热(39-40℃)、头痛、乏力、全身肌肉酸痛等。呼吸道症状(鼻塞、咳嗽)相对较轻,病程较长,一般为7-10天。呼吸道症状主要是呼吸道症状,如鼻塞、流鼻涕、咽痛、咳嗽等,多为低热或无发热,全身轻微不适,病程较短,一般为3-5天。第三,传染性和传播速度不同。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,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,很容易在人类中爆发。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低,大多数病例为散发性,其传播速度和速度均低于流感。第四,并发症不同。流感可引起肺炎、心肌炎、脑炎等严重并发症,甚至死亡,因此需要针对性的抗流感病毒药物。平常的注射通常没有严重的并发症,对症治疗即可缓解症状。为什么我每年都需要注射流感疫苗?流感病毒变异很大,每年在世界各地传播的病毒株可能有所不同。因此,世界卫生组织(WHO)通过其全球监测网络,每年都会预测并推荐疫苗疫苗,以确保疫苗能够对当时可能流行的病毒提供保护。与此同时,疫苗的保护作用减弱。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,一般在6-8个月后明显下降。在每个流感季节,需要每年接种疫苗才能获得对该疾病的长期免疫力。因此,我们建议在每个流感季节之前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。这不仅是对个人的保护,也是对人类的保护。关系全社会的健康,特别是老年人、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健康。今年冬春季流行哪些呼吸道病原体?有哪些临床特点?今年冬春季节,我们面临着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共同或交替流行的情况,特别是儿童,可能会被多种病原体相互感染或同时感染。就呼吸道流行的病原体而言,主要包括病毒和细菌。病毒方面:流感病毒是冬季的“第一主角”。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、全身症状突出,如突发高热、寒战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乏力等;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儿和2岁以下儿童的主要威胁,常导致细支气管炎和肺炎。常见症状包括喘息、气短和咳嗽;鼻病毒,冠状病毒的常见病毒s综合征是引起普通感冒的常见病原体,主要表现为流鼻涕、鼻塞、打喷嚏和咳嗽,可伴有低烧;腺病毒感染有多种症状,包括高烧、喉咙痛、结膜炎,甚至肺炎;流感病毒是儿童喉炎的常见原因;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与流感相似;人类偏肺病毒的行为类似于再呼吸道合胞病毒。在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方面:肺炎链球菌是引起细菌性肺炎、中耳炎和鼻窦炎的最常见原因,并且往往是病毒感染后的继发感染;流感嗜血杆菌常引起婴儿和儿童肺炎和中耳炎;肺炎支原体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更为常见,以发烧和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特征。此外,还要注意手足口病等其他传染病。严重的手足口病通常发生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。如果出现持续高烧、精神不振、呕吐、呼吸困难等情况,就需要紧急就医。那么,面对如此多的病原体,我们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和应对呢?我们主张采取“多层次、综合性”的防控策略,主要是“筑牢免疫屏障、切断传播途径、科学识别和应对”。例如,接种疫苗并做好日常防护。包括勤洗手并掌握正确的洗涤技巧、在人多的地方科学佩戴口罩、多呆在室内、减少聚集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。同时,提高自身的抵抗力。通过均衡营养、充足睡眠、适度运动和保持家庭环境清洁来实现这一目标。症状较轻的儿童建议在家休息。当出现排便困难、呼吸困难、持续高烧、脱水等严重症状时,应立即就医。最后提醒大家,不要擅自给小儿滥用抗生素、使用复方感冒药。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药物。 (记者 徐慧媛 徐梦宇)

相关推荐

  • 新闻中心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+86-765-4321
    [email protected]
    +86-123-4567
    天朝天堂路99号